漫談林滄池篆刻
陳宏勉 2015.12.30 9:30
2010年第一屆兩岸漢字藝術節在北京紫禁城太廟舉行,第二天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有個座談會,到的時侯遇到了林滄池,很是訝異,他告訴我來這裏當研究生。當天兩岸座談會中可感覺到兩岸文化在基本的底蘊、成長的過程、思維的結構是非常的不同,衍生許多執意的認知差異,這超過一甲子文化認知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彼此的落差真的是很大,所以表現出來的現象也是南轅北轍,也可感受當年兩岸初開放,初見大陸印人篆刻作品出現的新奇感受,臺灣是個海島國家,四百多年來各種族群帶來各種文化的進入,一次次衝擊、緩解、融合,自古以來是臺灣生命演化的韻律。當年這樣新的面貌的出現,也讓臺灣再一次進入新的文化匯融。
林滄池本來是鐘錶零件工廠資深的工程師,1998年因看到台中文化局開的課中有篆刻班,就報名去學習,當時指導的教師是柳炎辰,鐘錶和篆刻同樣都是在方寸之中找尋完美,鐘錶是幾何和機器輪軸經美學的結合,而產生生活中獨特精美藝術,陪伴著每個人生命律動的每一個時刻,篆刻卻是徜徉從自己生命的經驗體認,探索生命本體,轉而從篆刻過程的各種元素組合,從找尋文字、結構安排、刀趣的選取到整體氛圍的營造,一切無不與自己的修維和美學觀相密合,滄池初習篆刻時,已近四十歲的中年,生命的體會必竟是成熟的,白天浸沁在工業美學的範疇中,嚴整精準不能些微變移的美學空間。一到晚上在一樣的方寸之中,每個文字、線條、風格都可隨著自己的喜愛自由的演幻,從數千年來出現在歷史的個體元素來挑選,拼湊整理統合出當下自己最滿意的形態,用最合乎自已最合適的刀法刻製出來,這不只是天賦,而是已具有完整的體悟,所以初刻不到兩年,在2001年那一年參加全省美展、大墩美展、臺中縣美展都得到入選,這絕不是偶然。
臺灣的篆刻展賽沒有國畫、西洋繪畫、書法那般的悠久,應該是1971年第六屆全國美展才開始的,全省美展在1985年才加入的。篆刻作品的參加,在早期遊戲規則不像現在確定,一件印屏往往貼上數十方印拓,甚至上百方印,每方印等於其他類型的一件作品,數十方印等於其他類型的數十件作品,參加一次等於傾其一年或數年所刻,所以參與的人並不踴躍,但在後來訂定20方以下的作品聚集,壓力減輕之後,同時在1980年後社團和研習班大量推廣之後,參與的人數遽增,參加從原來的不到20件,到滄池參加的時侯,應該都在5、60件上下,甚至更多很多,再則大學美術科系已逐漸也將篆刻列入重點培植的科目,師資增強和課業的要求,水準直線的上升,要入選並不容易,進八大獎自然是很更難的事,但2003、2004年的第八、九屆的大墩美展都獲得優選,應該就在六名內,所以都有評審感言,羅德星「朱白大挪移,蕭疏曠達,骨勁蒼茫。」,黃崇鏗「方中寓圓,圓中寓方的手法,并以圓白文參以剛勁的刀法呈現出變化而富有情趣。」在2005年,滄池參加國立藝術教育館所辦三年一度,也是最後一屆的第17屆全國美展,更獲得了第二名。當時薛平南的評審感言:「林君上屆入選,士別三年,刮目相看,所作已由過去生澀的漢印風,轉為婉約圓通,從刻意安排,漸漸趨於自然,至於自署『復歸於樸』則有待來日的努力,其邊款多樣,匠心營造,允稱玄朱交輝,相得益彰。」這些得獎對滄池來說,鼓勵非常大。
2006年起試著敲起中國篆刻的門牆,參加了杭州西泠印社第六屆篆刻藝術評展,2008年中國全國青年篆刻家作品邀請展,都獲得入選參展。
滄池接觸篆刻時,已經是大量中國篆刻材料的印刷品開始進入臺灣的時代,兩岸的交流非常頻繁,由上述的評語可知道滄池對中國近數十來在古鉨、磚瓦、簡帛……這些出土物,進入中國各地印人所衍化中的形態非常心動,也從非常動心的追根就底想要探討其中的奧妙。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直屬的藝術科研、藝術教育與藝術創作的國家級藝術研機構,2003年設立,篆刻藝術院在2007年成立,滄池念玆在玆就是他的篆刻世界。在2010年從鐘錶零件廠退休後,2011年到北京的中國篆刻藝術院進入第三屆研究生班研修,篆刻院的結構是遴選從中國各地最著名的篆刻家為研究員,再請各地的研究員來給研究生上課,從講課、示範、批改作品等,每位一次兩三天行程,臨場密集面對面的探討彼此的認知和相互的溝通,那一年來授課的教授從院長韓天衡、副院長駱汎汎、趙熊、許雄志、朱培爾、馮寶麟、鞠稚儒……. 等,都是中國當代最著名的篆刻家,這麼深廣的思想交流和實務的體,經過這年的淬煉,對古璽、秦漢簡結構的掌握,和淳樸崩殘刀趣的拿捏,都有極豐碩的落實。
2012年回到臺灣,作品參加了「全國美術展」「大墩美展」得了銀牌獎和第二名,此後得獎不斷,「全國美術展」連續三年前三名,2014年金牌獎,更獲得連續三年免審查獎。磺溪美展在2013年書法篆刻類磺溪獎,2014臺南市南瀛美展南瀛獎,都是各大比賽的最大獎項。諸評論中以曾子雲在第十四屆磺溪美展的講評最為詳盡,也道出滄池篆刻用力的精微處:「林滄池篆刻作品多位評審認為數量多而且風格多元,刻工精細與毅力兼具,其中不但有簡帛書入印,而且還有古璽之風,樸拙中見變化,況且平穩度亦佳;至於邊款更是用功至深,變化豐富,其中最為精彩者是將磚文與造象巧妙運用其上,其努力獲得肯定,堪稱實至名歸。」
2015南瀛獎得主特展,滄池將提出168件作品參與展出,這是一個豐盛而且精到的篆刻展覽,今為文賀之,滄池此生想必將印與身行,天雨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