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己以遊世


青田


方舟而濟於河,有虛船來觸舟,雖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則呼張歙之;一呼而不聞,再呼而不聞,於是三呼邪,則必以惡聲隨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虛而今也實。人能虛己以遊世,其孰能害之!——莊子.山木


莊子這段太有意思了,一條行走的船,發現有船來相撞,船過後,發現船上沒有人,雖然在船上有心胸狹窄的人,也沒有生氣。倘若那船上有一個人,船上的人去喊對方的船停下來,一喊沒聽到,連喊三次都不理,一定會惡聲相向,本來不生氣也生氣了,船上有人和沒人居然反應的結果是完全相反的。

所以莊子才會説假如人來世間,就像那條沒有人船一般,人要怎麼害到他呢?


虛己許多説法是講人都以自我為中心,因此引起諸多不愉快的結果或禍端,假如能弱化自己,用相反的方式來思考進行,結果會完全不同的。基督教也有虛己説,指耶穌在轉為肉身時自我放空的教義。神不會累不會飢餓不會渴,人一直是神的奴僕,所以耶穌要化身為僕人,才能感受到人所遭遇的一切,進入才能知曉救犢。當時陳建仁副總統說我是最小的僕人,當源於此。


陽台架子上此石擺放甚久,總認為此類青田理應順刀,下刀後石釘和硬度有種搏鬥感,好久沒享受這過程了。

2022.6.14  陳宏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