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美術館推動的書法教育展

陳宏勉 20160413

毛筆書寫在硬筆未流行以前,基本上是日常生活的一個環塊,書法的根本是在於實用,遍佈在生活中的每一個區塊角落中,從日常的記事、書信的來往、公文的詔令和傳遞、市招的門面和交易的告知和記錄、文史哲書籍和教育的綿延………再再都離不開毛筆書寫的文字記述,在之前談書法教育,因為這是只要識字的人都具備著,使用時在乎的是這些書寫的文字的用途在什麼地方,使用什麼書寫形式才適合,在廟堂的重器,從商周的鼎彝鐘盤銅器,到豐碑額匾、齋館、乃至於商號招牌,使用的書體就要莊重典雅,所有蘊涵的變化美感和個人的特色,都要融合於無形。在一般生活中使用和溝通的媒介,從日常所需的種種,如來往的書信、隨時手札、文稿、史官的文書記載、商業來往的記錄…. 等,最重要的是易寫易辯,美醜是隨後要求的。另有存在特殊愛憐事物之上的文字,常常花很多時間和精神,將文字形體和結構的精神經過精密嚴緊的設計,像錢幣、武器、樂器、………. 等,在生活中的每一個時空的互動中,我們接觸到的文字形態,都隨著它存在的角色和意義,產生不同的面相,和我們面對時,已是經過種種複雜的因素而形成的。

九○年代以後,電腦逐漸進入生活的各種區塊,文字功能的角色逐漸一樣樣被取代,書寫結構從漠視鄙視,到現在驚覺似乎必需要如同保護古蹟一般,要強力搶救才能存在的舊文化,這個時間的演變之快和沒有感覺,隨著全球性文化彼此的覆蓋,和資本主義弱肉強食的文明崩傾的演化,短短二十年間忽然發現文字書寫居然從拿著毛筆,換成原子筆,隨之只在鍵盤上敲打,或在平版的電子產品上用指尖書寫,而新的世代對曾經浸沁在生活每個時刻的文字形式完全不認識了。

如今,整個漢文字的書寫文明幾乎完全走歷史,這讓曾經生活在文明引以為自豪的民族恐慌。在臺灣,在2000年教育體系因週休二日後,每週五天半的課程變為五天,增加鄉土、英語教學,而廢掉微弱維讀新世代對書法認識的一堂課,加上美術館系統的全球當代化,就幾乎有今夕何夕無力迴天的感覺。縱使2014年中國讓在文革而消失數十年的書法進入他們的中小學課本,使總統驚覺也介入推動希望進入小學課程中,似乎到現在的也成效不大,然而一個文化元素的維續和推動發展,沒有納入在正歸教育系統中,一切的努力都事倍功半的。當教育體系中遠離書法結構後,也引起整個書法的產業大崩盤,埔里的書法用紙製造廠數百家剩五、六家,全臺了製筆業蕭條關廠或外移,當教育系統小小刪斷一個課程,卻可以讓一整個延續數千年的書法文明消失,真是耐人尋味的。


近年來在臺灣憂心於此的人士和團體,幾乎用盡全力去搶救,在最基層的書塾式的學習班,從書法教師的家中,社會各類型團體、基金會、研習班,到學校外圍的課程中,在不同的立足點思考其最合適的教學方式,在大學專業系所中,逐漸的成立書法專業的課程和科系。各性質的社會團體舉辦各種官辦美展外,不同觀點的書法比賽或展覽,逐漸形成風氣,激發創新和嚴守傳統絕美並行的何創時傳統與實驗雙年展,針對高中青年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全臺唯一的書法館明宗國小書法館的明宗獎等,加上各企業和廟宇的文化基金會及書法團體所舉辦的書法比賽,一年有幾十場,這是政府在教育正規系統中將書法退場後,各方人士對書法的推廣所作的極盡所能的力量,但也實在不能補其所消失的百一。

臺灣在1990年後文化教育單位就開始對書法教育這區塊有進一步的注意,先是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在1997年的書法年度教育展,這展覽在臺北中正紀念堂中正藝廊展出,這個展覽前因是當年陳益興接藝術教育館長時,我與他建議,藝術教育館不同於美術館,其功能不同於美術館,應該要以教育的方向和方式做館方的推展軸心,並擬一個以展覽活動的草案給他,是以一個通案草擬適合各類藝術教育展出的活動模式,試圖將其歷史演進、美感、技法和流派的分析做一個整體展現,並展出那類藝術在臺灣時空洪流中佼佼者的作品,自然包含當今。也整理此單項藝術所有的材料及工具,其形成的元素和製作過程,使藝術參與者很清楚的可以認識。更希望這展覽可以將臺灣各級學校、研究單位、圖書館…中能找到的有關資料做一建欓,展場中並置電腦,使初學者、研究者、專業人士都可在這個展出中得到他們所想得到的。


這個草案是以書法為題草擬的,豈知不久之後陳館長就很認真舉辦「年度主題展---中國書法藝術」,並舉辦「為迎接書法藝術新紀元」的國際書學研討會。這應該有史以來美術館舍舉辦書法教育展的濫觴。這個教育展覽形式比較傳統單一,一以篆、隸、行、楷書及篆刻各自的歷史時空以圖表、圖版敘述其演化過程。二、挑選館藏書法和徵集臺灣當代書家做一有系統的整理展示。三、介紹書法用具和書齋文房。

黃才郎在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時,每一年暑假都會選一類藝術做教育展,在2007年就選書法為主題做整體規化,陳牧雨、張金蓮和筆者為策展的咨詢委員,展場大略是這樣的,


一、從入門即以鐵線用連綿一筆草書折成臺北市三字立著,以裝置設計將書法引入陳牧雨設計的文字歷史和字體衍化的時空隧道。


二、張金蓮設計的空間,以舞蹈及聲光結合展現另一種有書法線條感的空間,展覽期間安排很多場次表現和帶著參觀的學生來跳舞,從映出的光影中見到動的線條跳動的美。


三、遊戲區

1、以王昌齡登鸛鵲樓這首詩用甲骨文、篆書、隸書、行書、草書、楷書做每個大骰子的六面,二十個骰子讓學生去拼湊遊玩。

2、展出一套墓誌石和銘文拓片,做十個詞句的石刻給來的學生當場拓印,拓完帶回家做紀念品。


四、挑館不同字體和形式的書法作品各一做類別分析,有楷、行、草、隸、篆、簡、扇子…. 等


五、張炳煌提供他團隊所研發的e筆書電腦書法,為以3C方式進入書法世界的嘗試的一個區塊。

最近三年因中國將書法納入學校課程的剌激,從總統府、文化部、教育部到美術館、學校……,都突然意識到這曾經屬於臺灣獨領進行的正體書法學習教育忽然完全被中國取代,未免產生愴然急欲搶救這十五年來,從漠視、拋棄、到迷惘,和看到中小學這一代的學生,對文字的筆順、形體、和對傳統的書法離落的陌生,甚至因電腦鍵盤的書字,而無法書寫出字來的冏境耿耿於懷,就有開始思考如何盡一些自己單位的力量來緩解這個困境,高美館在2013年就重新連結過去與何創時基金會「傳統與實驗雙年展」共同主辦的歷史傳統,以「樹衛時代」為主題,近百位書家大展其傳統書寫和其對新書法的創新思考的詮釋。寬廣的場地,使作品的展現極為磅礡,讓雙年展重新由高雄出發到全臺,這應該北美館2007年「開FUN─2007台北國際現代書法展」後,臺灣各美術館幾乎沈膩在西方當代藝術架構的氛圍中,高美館連續在2013、2015展出「傳統與實驗」的書法主題展,這絕對具有意義存在。


2015年7月高雄美術館、臺灣藝術教育館幾乎在同時不約而同的策劃書法教育展,臺灣藝術教育館「104年書法‧讚!」,臺灣藝術教育館主辦,協辦單位有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淡江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華梵大學、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書法教育月刊、優人文化藝術基金會、海硯會、國立實驗合唱團,策展人以本展諮詢、策展委員作品,本館典藏書法作品來詮釋書法史簡介及書法風格的介紹。並用一個展區策展人運用策展委員思想中當代書寫的形式構想,以其作品演譯其想像的現代書齋情境。另一空間為數位書法展示與互動體驗,張炳煌提供e筆最新品來讓參觀的人,用數位筆書寫出毛筆各種的觸感。此外並安排書家四場演講和十一場書家和觀眾近距離的揮毫互動。


而高美館在兒童美術館201展覽室以「愛寫字玩書法」為題書法教育展,是以兒童在與書法已漸斷離的世代下思考,這展覽活動完全以「玩」的思維,帶領著兒童去進入書法的世界中,從立根開始種起,一年半的展出活動,是所有美術館從沒有的關懷。策展人張淵舜、洪金禪邀集不同世代的書家來做演釋,在「林桃奶奶,花開了!」影像中從動畫的故事生動的將「字怎麼來」的演化引介出來,再由不同世代的書家作品來帶入不同的主題,有字的表情、字的千變萬化等,回到生活中看著「碑刻在石頭上的書法」,介紹存上生活周遭能接觸的種種。兒童活動中最重要的自然是遊戲,有「甲骨文小學堂」用甲骨文中近乎象形的文字來完成文字畫,或用各種字體拼字寫詩。此外美術館還用心的設計一個「小書齋」,將書齋的種種文房陳設其中,營造著毛筆書寫的氣氛,在幽靜的又活潑的環境,將時間凝住體會文人世界的生命時空。

後記:

高美館因我二十年來參與美術館書法教育的幾個展覽,要我寫這文章,過程中百感交集,每次策展過程中,工作人員開始幾乎對書法是陌生的,自己也沒有寫字,這往往是很荒唐的,但也可直接碰觸教育起點的本體,和策展的無限可能的想像空間。但整個國家的人都感覺書法在自己的文化環塊,是烙印在身體的一面,不應消融離去。現實中,生活的習慣隨著全球化的資訊單一覆遣下,不是強權的種族文明的消失,比熱帶雨林的消失速度還快,書法的存在自然不是以前生活上必需的一環,就如其他傳統的生活事物一般,為它冠冕堂皇的冠上什麼恐怕也都於事無補,存在和將它演化成我們生活中的區塊,這個課題應是大家最要思考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