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公超述懷詩書軸觀後

陳宏勉 2014年10月2917:29

今年是甲午年,望著晴空,會思想起1894年光緒二十年因朝鮮的問題,與日本爆發戰爭,12月陸海軍皆大敗,即所謂的甲午戰爭, 1895年1月清廷派遣前臺灣巡撫、現湖南巡撫邵友廉等人赴日展開會談,日本認為層級太低而拒絕,百般刁難,不得不派任北洋大臣李鴻章與李經方,3月赴日本本洲下關(馬關),與日本總理大臣伊滕博文、外務大臣陸奧宗光會面展開談判,談判過程中,日本展開各種壓力,派兵佔領澎湖,日本刺客暗殺使李鴻章受傷,過程中經五次協商,達成協議,4月17日在下關春帆樓共同簽署停戰條約,日本稱之為「下關條約」。這條約要清廷放棄對朝鮮的宗主權,朝鮮獨立建國但接受日本管轄。將臺灣、澎湖、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並分期賠償日本作戰的軍費白銀兩萬萬兩等,這條約的簽署使中國完全失去尊嚴,幾乎成為任由日本宰割的附庸國,臺灣也因千里之外的戰爭,莫明其妙的被割讓任其宰制,也成百餘年來臺灣地位浮動的因首。


之後李鴻章又經歷了出使歐美、中俄密約、戊戌變法、1901年八國聯軍後與各國簽訂「辛丑和約」後,心力交瘁去世,臨終時留有一首詩: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


另付一遺疏:


奏為臣病垂危,自知不起,口占遺疏,仰求聖鑒事。竊臣體氣素健,向能耐勞,服官四十餘年,未嘗因病請假。前在馬關受傷,流血過久,遂成眩暈。去夏冒暑北上,復患泄瀉,元氣大傷。入都後又以事機不順,朝夕焦思,往往徹夜不眠,胃納日減,觸發舊疾時作時止。迭蒙聖慈垂詢,特賞假期,慰諭周詳,感激涕零。和約幸得竣事,俄約仍無定期,上貽宵旰之憂,是臣未終心事。每一念及,憂灼五中。本月十九夜,忽喀血碗余,數日之間,遂至沉篤,群醫束手,知難久延。謹口占遺疏,煩臣子經述恭校寫成,固封以俟。伏念臣受知最早,蒙恩最深,每念時局艱危,不敢自稱衰病。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興。齎志以終,歿身難瞑。現值京師初復,鑾輅未歸,和議新成,東事尚棘,根本至計,處處可虞。竊念多難興邦,殷憂啟聖。伏讀迭次諭旨,舉行新政,力圖自強。慶親王等皆臣久經共事之人,此次復同更患難,定能一心效力,翼贊訐謨。臣在九泉,庶無遺憾。至臣子孫,皆受國厚恩,唯有勖其守身讀書,勉圖報效。屬纊在即,瞻望無時,長辭聖明,無任依戀之至。謹叩謝天恩,乞皇太后、皇上聖鑒。謹奏。


1926年日本掀起太平洋戰爭,戰爭晚期1943年11月27日美國的杜魯門總統、英國的邱吉爾首相、中國的蔣介石主席,三國首腦在埃及簽署「開羅宣言」,


「三大盟國此次進行戰爭之目的,在制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三國決不為自己圖利亦無拓展疆土之意思。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佔領之一切島嶼,及使日本在中國所竊取之領土,如滿洲、台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華民國。」


德國投降之後,1945年7月中美英蘇共同簽署的「波茨坦宣言」,日本於1945年8月14日決定接受波茨坦宣言,無條件投降,9月2日在東京灣的美國米蘇里號軍艦簽署投降文書,當日生效,此投降文書表示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就必須履行「開羅宣言」的規定。因此,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日本投降文書是環環相扣的,「開羅宣言」的效力,是由盟國與戰敗國所共同遵守,無庸置疑。


但隨後中華民國政府在國共內戰失敗,1949年12月7日遷都台北,退到台灣。1950年爆發韓戰,1951年2月1日聯合國大會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侵略者,6月4日美英對日講和會談,決定對日講和會議不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1951年9月8日排除中國,當時蘇聯、波蘭、捷克三國外有48國,在舊金山簽下對日「多邊和約」和美日安保條約,在和約第二條(B)項規定:「日本放棄對臺灣和澎湖群島的一切權利、權限以及請求權」,但避免說要歸還中國。所以9月18日中國外相周恩來聲明,舊金山對日和約非法無效。這應該日本首相吉田茂的居心,也是至今「臺灣地位未定」的因由。


1952年4月28日葉公超先生以中華民國外交部長全權代表國家與日本全權代表河田烈在台北賓館簽定《中日和約》。《中日和約》主要是為了解決兩國間戰爭狀態之存在而引起之各項問題,其目的主要為:

1.必須正式終止戰爭狀態,戰爭行為雖已實際結束,而且日本也隨即簽署《降伏文書》,但在形式上仍須有一和約以終止兩國戰爭狀態。

2.確認戰後雙方關係,如處理領土、戰爭賠償、財產、人民國籍等問題。

 

簽字後,更重申蔣中正總統對日寬大「以德報怨」的政策,中日間進一步合作對抗共產極權。,表示感謝蔣總統的寬大精神,鼓勵日人盡其責任。


在這政府退守臺灣,而日本這戰敗國數年之間已重建有成,國際地位也恢復了的時空下,談判過程中日本代表姿態很高,進展非常不順利,帶著滿肚子的委屈把和約談好簽字。

《中日和約》簽完之後,外交部駐日的同事郭彝民(則生),在東京就以李鴻章的臨終詩原韻寫了一詩寄給葉公超。


「一身聊此卸塵鞍,卅載馳驅行路難,秦樹嵩雲原不識,江魚朔雁自摧殘。客蹤寄傲無封事,杖履追歡有道壇,善賦揚雄他日作,吹噓待送萬人看。」


1962年葉公超在臺北一次郊遊回家途中,忽有所感,就用郭則生的原韻,作了一首述懷詩,


壬辰春,奉命議訂中日和約,郭則生兄曾有步李鴻章馬關條約詩見寄;辛丑冬,餘卸

美使任;壬寅秋,遊野柳歸途,次其原韻。


黃帽西風白馬鞍,登臨卻笑步為難。歸林倦鳥知安隱,照眼斜陽未覺殘。欲借丹霞弭往轍,不因險巇亂心壇。青山翠竹凌霄節,樂與遊人夾道看。


詩作好不久就寫成一條幅,附以長跋述其原委,在國父紀念館參加書法展,當時一位日本遊客見到,讚賞不已,願出高價購藏,葉公超不願賣給日本人,遂把這件詩幅送給國父紀念館收藏。


十年前曾於冷攤購得詩稿數紙,中有一紙是葉公超先生抄寫此詩,當時在葉公超紀念文集中見黃天才先生記此軼事,順其詩讀相關史料,無意中隨其遨遊三個甲午年間的時空,推移衍化,人耶事耶,飄渺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