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兩岸篆刻作品展 

陳宏勉 2015.9.19  19:55

漢字生活圈,漢字以「實用」而永續存在,因生活思潮的溝通而演化進行,每個演化的過程中,蘊藏著其歷史、人文和整體的美學概念,皆在群體聚集的思考而實驗實行淬礪而形成,使用在當下生活的每一個層面之中。也因使用的面向不同,文字的形體和結構,對其所需求的元素,產生不同的形貌。 


印章在漢字生活圈的一環中,是獨特而完整的結構,印章一直是代表著使用者生命的憑據,印章幾乎都以篆字鐫刻,所以稱之為篆刻,其出現之時,用所使用的文字鐫刻,而成代表著自己的圖騰,隨身攜帶而用之,這個功能性到現在並沒有絲毫改變。


印章的大小僅在方寸之間,內容從姓名、稱號、官銜……,文人書畫家用印時的字號、齋館、籍貫、居住地…,思想上寄託的吉語、雋語、警語、哲語、寓言、禪語、生活哲語、情思寄語…等,幾乎所在意的生命一切無不包含在這方寸之中,也都不知覺的傳遞著創造出印章時,擁有者當下在乎的思緒。


在這方寸的天地裡,所有美的元素皆含融在內,方寸間有如一個國度,每個字每一個點、線單元,都是完整的個體,它們有其極嚴格形體結構,這些形體卻隨著每位創作者的時空、觀念、想法和信念,產生無窮無盡的變化。這現象從商周璽印製匠到明清篆刻家,皆可見其納萬象於方寸之中,微妙精奇。


明清以來的篆刻家,大都是文人藝術家,都是擅長詩、書、畫的人,書法尤其精到,書刻一體成為這往後時潮風格特徵。此次的漢字藝術節將邀請兩岸各50位知名篆刻家分別提出篆刻作品,共同呈現漢字藝術的金石趣味與方寸之美,使觀者體察篆刻中,漢字應用的豐富多彩。


篆刻從清末以來,因各地區時空環境、人文特性的不同,各地皆形成自我面貌,隨著各時期的主流時尚,演化成多元的時代面貌,兩岸篆刻近百年來,在歷史各有不同的演化,中國近百世紀來,從碑版磚瓦發掘考古,近代藝術思潮結合,衍生出時代的新風貌。台灣在日治時期印社活動盛行南北。終戰後,與渡海篆刻家聚集一室,歷經復興中華文化、全盤西化、中日交流、兩岸交流…種種時空及風貌的衝擊及謀和,形成富有多元形式又有共同基因的結體。兩岸作品集聚一堂,將是空前未有的盛況。